尽管2014年第四季度数据尚未出炉,但光伏市场联盟已公布201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预测报告。
没有配网自动化,我们配网的运行相当于处在盲调之中。我们现在按着智能电网的标准,从用户端、市政的规划、乃至辖区内规划地块的调整,我们都需要纳入配电网的规划。
但是我们的统计数据除了市中心,还包括市郊区域。记者:我们的配电网自动化怎样消纳分布式光伏呢?黄武浩:应该说,新能源的接入很多都是经过配网来接入的,没有配网自动化盲目接入分布式电源是危险的。但是如果让人到现场去逐级操作的话,最快也得需要8到10小时,但是有了配网自动化,通过后台的遥控,就迅速恢复供电。总体上来说,我们的主网架和它们的区别并不大,而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和国际一线城市基本上在同一个层次上。从目前来看,我们杭州地区分布式光伏上网情况还是不错的,上网达到了100%。
目前,杭州地区所有的分布式电源点都必须安装反孤岛装置,就是为了防止孤岛产生。记者:我们对分布式光伏上网提供了哪些服务措施呢?黄武浩: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规定,所有的电站外侧投资全部属于电网公司,包括推进配网自动化光线投入。王斯成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如此表示。
光伏发电占比将大幅提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粗略统计,截至前三季度,中国今年的新增装机约为4GW。在电价补贴方面,王斯成认为,从分布式发电来看,大型工业用电电价很高,平均用电电价是0.71元,居民用电电价平均在0.52元,假定现在光伏电价按最高的计算,如果在目前的工业用电电价基础上每年上涨4%,光伏电价下降4%,大工业用电在2015年就能达到平价。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电价,以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在2025年以前,在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上网。我参加国际会议,国外同行发言不是说他们怎么降价,而是希望中国把光伏价格再降低,因为68%的制造业再加上台湾所占份额,基本上都在中国,其他国家降价没什么意义,只有中国降价才有意义。
从累计装机来看,德国去年仍然是第一名,大概40GW,我们累计装机达到20GW,基本上是它的一半。分布式前景仍可期对于如此大规模的依靠光伏发电可能带来的调峰等问题,王斯成表示,从理论上来讲,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
这样实际在2025年以前,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上网。这才真正是一个能源结构的革命,也就是整个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转变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过去我们只有层压机、模拟仪、扩散炉,而现在PECVD、切割机等都可以国产化了,中国光伏已经在产业、市场、技术、成本甚至制造装备等各个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国光伏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在此次中国光伏大会上,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仲颖则介绍了民间版的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言发展路线图。
但从远期来看,应该是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约各一半,分布式发电从现在的16%,到2015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左右因此,光伏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非常的广阔。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则早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国。具体的解决思路包括,发展分布式储能或者大型储能技术,以及将常规的电力作为调节电源,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在电价补贴方面,王斯成认为,从分布式发电来看,大型工业用电电价很高,平均用电电价是0.71元,居民用电电价平均在0.52元,假定现在光伏电价按最高的计算,如果在目前的工业用电电价基础上每年上涨4%,光伏电价下降4%,大工业用电在2015年就能达到平价。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电价,以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在2025年以前,在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上网。
除此之外,还应该发展一定比例的离网电站,包括水光互补或者边远地区的微电网,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这无疑将带来光伏发电的大发展。
而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光伏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也成为了此次中国光伏大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就大型地面电站以及分布式各自的发展格局,王斯成则认为,目前,大型地面电站占比达到82%,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如果今年中国新增装机达到10GW,德国今年大概仅有2GW,虽然我们今年年底在累计装机上仍然赶不上德国,但到2015年,中国无论从当年装机还是累计装机,可能都会成为世界第一光伏应用大国。在王斯成看来,光伏到2050年实现10亿千瓦的装机规模,意味着在2020年以后的30年内,总的新增装机要达到9亿千瓦,平均每年要达到30GW。从累计装机来看,德国去年仍然是第一名,大概40GW,我们累计装机达到20GW,基本上是它的一半。王斯成认为,受最近新出台的政策刺激,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有一个抢装潮,至少装5GW或者6GW,全年10GW应该没有问题。
王斯成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如此表示。现在假定全国的平均电价是0.42元,每年上涨4%,光伏是0.9元到1.0元,每年下降4%,到2025年还有大概10~11年左右,是完全可以跟大型的燃煤电厂达到相同的价格。
此外,在光伏装备制造方面,中国也正在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以现有发展速度预测,2015年将达到35GW,2020年则是1亿千瓦,届时光伏发电量应该能占到全国电量需求的2%,到今年年底应该可以达到1%。
过去我们只有层压机、模拟仪、扩散炉,而现在PECVD、切割机等都可以国产化了,中国光伏已经在产业、市场、技术、成本甚至制造装备等各个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国光伏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整个出货量是26GW,占全球64%;马来西亚2GW,占6.3%;日本占比为6.1%。
而现在我们每年的装机才10GW。分布式前景仍可期对于如此大规模的依靠光伏发电可能带来的调峰等问题,王斯成表示,从理论上来讲,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光伏发电占比将大幅提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粗略统计,截至前三季度,中国今年的新增装机约为4GW。但从远期来看,应该是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约各一半,分布式发电从现在的16%,到2015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左右。
具体为,到2050年,风电的装机达到20~24亿千瓦,太阳能装机在26亿千瓦左右。从成本来看,中国对世界的光伏成本下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只有中国能够有这个能力。
这样实际在2025年以前,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上网。对比可以发现,即便占比较高的马来西亚、日本等仍然与中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光伏制造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此次中国光伏大会上,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仲颖则介绍了民间版的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言发展路线图。中国掌控全球光伏话语权数据显示,不论是从制造业方面还是终端应用方面,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光伏大国。
据了解,在此前的能源发展规划中,2050年光伏装机规模为10亿千瓦。今年装机没有实现原来的目标,主要是大型电站配额控制得比较严格,而分布式发电在政策上从一开始还是有相当多的障碍。对此,王斯成认为,从发电量来看,如果是26亿千瓦的装机规模,届时光伏的发电量占比将达到22%,火电则会从现在的70%左右降到20%以下,是一次真正的能源结构的革命、能源的转型,将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转变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包括雾霾等在内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无疑为中国的光伏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从学习以及跟随到创新和引领的这种跨越,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的光伏巨人。这种巨大转变的背后,则是中国正在逐步掌控全球光伏发展的话语权。
该路线图表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配合蓝天梦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我参加国际会议,国外同行发言不是说他们怎么降价,而是希望中国把光伏价格再降低,因为68%的制造业再加上台湾所占份额,基本上都在中国,其他国家降价没什么意义,只有中国降价才有意义。
通过光伏来承担高比例的用电供给,国外也有先例,比如美国,到2050年目标是达到3亿千瓦,相当于占到电力总装机的27%~30%;欧盟的目标更高,2050年要装机9亿千瓦,占整个欧洲电力装机的49%。对于电价补贴,王斯成认为,以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在2025年以前,在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上网。
本文由驴鸣犬吠网手机动感图片壁纸(手机动感图片)驴鸣犬吠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怎么去除胶带留下的胶印(怎么去除胶带留下的胶)”